1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五届合肥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盛大举行。合肥市政协委员、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HRG合肥研究院)院长于振中参加大会,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献言献策,并以在科技创新相关领域为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做出的积极贡献,被评为市政协“杰出政协委员”。
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一直存在巨大鸿沟,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让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出来”,变成实际应用的产品,是新型研发机构的共同议题,也是将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于振中委员建议政府可进一步完善创新生态,将重点集中在平台自身功能建设、知识产权有效评估、加大资本助力、提升新型研发机构自主性等方面,加快助推科技成果市场化落地和产业化应用。会议期间,他的提案《优化创新生态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也得到广泛关注,多家媒体予以报道。
![3.jpg](http://hyw7374100001.my3w.com/Scripts/ueditor/net/upload/2022-01-13/1abadd19-7d14-4b55-898c-7b0eeae3da2e.jpg)
于振中是第十四届政协委员,如今连任第十五届政协委员。多年来,凭借在机器人行业从业20余年的深厚沉淀与满腔热忱,于振中积极为促进行业发展献言献策,已撰写了20多份各类提案,为政府在推进机器人产业方面的决策提供了积极参考。2021年,他还牵头建设了“智能创新委员工作室”,旨在联络更多区域内的科技领域委员,共同构建营造和谐的创新创业产业生态环境。
依托“智能创新委员工作室”和HRG合肥研究院两个平台,于振中广泛凝聚科技创新力量,开展了多场政协委员活动,充分发挥政协桥梁纽带作用,激发委员履职活力,群策群力、参政议政,积极建立共生共享、有效对接、协同发展机制和孵化支撑体系,逐渐形成了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相关产业链的集群,在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中持续贡献政协力量。
于振中建议,期待政府能够在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指导,让新型研发机构更好地发挥核心功能,解决从技术到产品落地、规模化生产再到应用的过渡难题,让更多科技成果成功实现产业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