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 专业化服务

Testing Service

中国改革报 | HRG合肥研究院探索打通研发与应用转化之路

2022年2月20日,中国改革报4版头条刊文《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探索打通研发与应用转化之路——对接更紧密 转化更顺畅》,将HRG合肥研究院的先进模式与创新实践成果,作为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进行重点报道,为全国提供经验借鉴。

以下为报道全文


 



  对接更紧密 转化更顺畅


——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探索打通研发与应用转化之路


在位于合肥经开区宿松路的智能科技园里,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HRG合肥研究院”)不仅完成了自身科创体系建设,还在打通研产用环节探索出一条独特路径,集聚上中下游产业链优质项目70余家。在创业过程中,政府、园区、平台的有力扶持和帮助以及本地产业链市场的加持,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劲力量。


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及强,一幅“市校合作”的发展蓝图正变为实景,“合肥模式”推动平台迅速壮大,平台培育的企业也得以快速成长。“虽特别不容易但非常令人鼓舞!”回顾5年奋战经历,HRG合肥研究院院长于振中不禁感慨。



“创业需要好的氛围”


作为HRG合肥研究院院长,于振中对于创业氛围、对于平台有着自己的感悟。


“创业需要好的氛围。我们最初创业的时候,哪有现在这样的氛围。”据于振中回忆,当初学校很多博士生的研究成果都“留在了实验室”,这让还在学校的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这些研究成果变成实际应用的产品?”2016年开始,于振中带领团队,在合肥展开打通研发和应用的探索。


于振中直言,合肥的创新基因吸引了他。作为全国唯一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一体的城市,合肥对于科技企业的吸引力毋庸置疑。而合肥经开区拥有的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更是为打通研发和应用探索提供了最好的“试验田”。


这块“试验田”在2016年播下种子:7月,第一期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合肥市政务中心签订;8月,HRG合肥研究院正式成立,落户合肥经开区。同年,智能科技园启动建设,由合肥经开区代建。


2018年,智能科技园区建成启用。HRG合肥研究院搬离临时过渡场所,入驻智能科技园,作为在合肥发展的基地。“一切都是新的。”于振中回忆道,这里如同早晨初升的太阳,昭示着希望。这个希望,不仅是HRG合肥研究院项目发展的希望,更是有效贯通研发和应用的希望。



“自断后路才能快速成长”


从150到300!这是HRG合肥研究院不到3年时间内的人数增长。如今,这个人数已达到800人。


“有氛围、有平台、有项目,自然能吸引人才。”在于振中看来,除了HRG合肥研究院自身的吸引力外,智能科技园优良的硬件条件也是吸引企业落户、人才落地的关键因素。宽敞明亮的办公楼、配套齐全的生产场地、设施良好的停车场、高规格的游泳馆、设备齐全的健身房、饭菜优质的食堂……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智能科技园的招牌。


依托智能科技园,HRG合肥研究院潜心研究原始技术创新与项目培育。“最初安徽省是给了编制的,但我们一直没用。”于振中说,对于创业的企业和团队来说,如果要在市场上拼搏,就不能有后路。“自断后路才能快速成长。”

据统计,目前在HRG合肥研究院培育的76个项目中,没有一个团队是有编制的,也没有一个团队主动要过编制。


“但是,对于在研究院做基础性研究的研发人员,可以给予编制的保障,让他们能够安心做技术研究。”于振中说,一些基于平台的共性技术研发,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想让研究人员心思稳,平台就要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保障,编制能发挥“定心丸”“稳定器”作用。这也是HRG合肥研究院不同于其他平台的显著特征。



“让研用转化得更顺畅”


对于HRG合肥研究院的培育项目来说,优良的硬件环境加上名校平台的加持,是他们选择到智能科技园创业的客观因素。


近两年,合肥一家企业在消防和重大事件现场处置中崭露头角,那就是由HRG合肥研究院培育的合肥哈工特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我们是研究院孵化的第一批8家企业之一。”该公司总经理管永贺说,去年企业正式从平台“毕业”,研发的消防机器人在火灾、地震、重大交通事故等现场搜救和处置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我们要让平台上的企业感到创业有同伴、技术有支持、生活有关怀、喜悦有分享。”于振中表示,HRG合肥研究院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能力,培育的项目和企业需要什么技术,都可以在平台上得到解决。这对企业来说才是真正需要的资源配置,也是于振中始终践行的打通研发和应用之间沟壑的努力方向。


“HRG合肥研究院第一批成果转化用了18个月。因为当时有些技术是国内空白领域,甚至有些技术是超前的,还没有明确应用市场。”于振中谈道,“第二批成果转化只用了3个月,除智能技术的需求明显提升外,说明我们的成果转化能力也在大大加强。”


据于振中介绍,再往后,可能不到1个月就能实现成果转化,这就是他们想要达到的效果。“一个技术在实验室研发出来后,能够迅速、无缝隙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制造,应用于改善设备性能、改造百姓生活上去,才是技术研发真正应该发挥的新时代价值。”


 


“未来,我们还是要聚焦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于振中表示,智能技术是未来产业的基础,HRG合肥研究院将继续做好底层技术的研发,同时不断拓展招引、培育能力,让研发与应用之间对接得更紧密、转化得更顺畅。


(来源:中国改革报  作者 李长龙)